种子种苗快讯
 

平谷大桃出山记

   日期:2021-07-08     浏览:296    评论:0    
核心提示:盛名之下,平谷大桃也不断遭遇着挑战。例如,同处环京津地区,如何与生产成本较低的遵化大桃等正面比拼?区域公用品牌“公地”难题之下“李鬼”横行,平谷该如何建好“护城河”维护桃农收益和品牌利益?移动互联时代,保鲜难、运输难的鲜桃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
      北纬40°,京郊半山区,昼夜温差大,北京平谷区是大桃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平谷大桃也不负众望,摘取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宴会用桃的“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庆礼桃”。

盛名之下,平谷大桃也不断遭遇着挑战。例如,同处环京津地区,如何与生产成本较低的遵化大桃等正面比拼?区域公用品牌“公地”难题之下“李鬼”横行,平谷该如何建好“护城河”维护桃农收益和品牌利益?移动互联时代,保鲜难、运输难的鲜桃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使覆盖10万桃农的大桃产业成为平谷区必须答好的一道题目。仲夏时节,平谷22万亩桃园进入成熟采摘期,平谷区将如何开启2021鲜桃季?记者近日走进万亩桃林一探究竟。

大桃品质如何保证?

——以需定产优化种植模式

走进刘家店镇寅洞村的一片桃园,满眼葱翠,个大鲜红的桃子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这里的桃子可不一般,每个都有响当当的名字:“国桃”。

2019年,平谷大桃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宴会上的特供礼品,“国桃”美誉由此而来。“国桃”到底好在哪?平谷区果品办副主任闫凤娇介绍:“平谷大桃果个均匀、风味浓、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超过12%,个别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能够达到20%。”

“这片桃园一共60亩,是刘家店镇‘生态桥’国桃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王建术介绍,“这里的大桃严格遵守平谷‘国桃’标准进行生产,比如,基地建园初期一次性每亩投入47吨‘生态桥’有机肥,30厘米耕作层有机质含量达到12%。”

平谷大桃亩产可达8千斤,该基地则将亩产控制在4千斤以内。“减产不等于减收,目的是让土地使用效率达到最佳状态。”王建术介绍,生态桥基地的精品大桃糖度最高达到24%,亩均收入能达到5万元,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科学种植”虽好,但对人力物力要求很高。平谷虽处京郊,依然不可避免存在劳动力老龄化、土地碎片化、土地撂荒、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  

为确保大桃这张平谷名片不褪色,平谷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下功夫,率先在大桃主产区大华山镇、刘家店镇开展桃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乡镇试点工作。

“提高大桃社会化服务水平,不仅有助于克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也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北京绿农兴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介绍,主要目的是通过标准化改造把一家一户的“小散户”桃园连接起来,在不进行土地流转,不改变承包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联户规模生产,同时,也为社会化服务开展创造了条件。

在北京金果丰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海合看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实是社会消费结构变化在大桃种植上的直观反映。“公众消费从‘吃得到’向‘吃得好’转变,倒逼着大桃种植模式和种植水平不断调整,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只有弄清需求,才能做到按需定产。”

为了保持地力、防止重茬,老张的果园定期在林下种植油菜花、大豆等作物,研碎后直接填埋,让土壤吃上“营养餐”,达到“轮作”改良的目的。“过去一亩地也就能挣四五千元,现在能挣到3万元,而且不愁卖。值了!”

“桃子好不好,关键看桃树。人对得起树,树就对得起人。”辛苦付出换来的是市场优价的回报。张海合感慨道,要增收,还得靠品质。

平谷大桃犹如一块磁铁,不断吸引着外来力量的加入。位于中国桃乡平谷的“正大甜心桃”果园是北京正大果业精心打造的现代化高效果园,面积达2000余亩,以5种先进栽培模式栽植桃品种。

正大果业总经理左中奇介绍,正大甜心桃主要面向盒马、百果园等精品水果市场,是正大集团在三农领域中为实现符合绿色环境发展需求、增加高品质产品产出、具备示范效应和复制可能的生产模式创新而进行的有益尝试。


销售渠道如何拓展?

——“互联网+大桃”抓牢线上消费

平谷大桃知名度较高,在传统渠道优势明显。然而近年来,电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和乡村产业新业态,品牌竞争的战场发生了转移。能不能抓住这个消费风口,对平谷大桃产业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至关重要。

傍晚时分,平谷区大华山镇的大桃交易市场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箱箱包装好的大桃,通过传送带装入快递车,准备连夜送出。“现在是大桃销售旺季,从早晨7点到晚上7点,装车基本不停。”快递人员告诉记者。

“过去桃农只是低头干活,不了解市场行情,缺乏透明的销售渠道,经常出现商贩恶意压价、大桃‘隔夜愁’等状况。”平谷区商务局副局长祁伟权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平谷于2017年启动“互联网+大桃”工程,以拓宽销售渠道,促进桃农增收为目标,帮平谷大桃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有了电商的加持,平谷大桃底气十足。2020年,大桃销售面临疫情防控、极端天气、市场竞争等风险和挑战,“互联网+大桃”工程在开拓大桃销售渠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华山镇率先打造了“网红直播厅”,组建了由30余名自媒体网红、大V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线上直播卖桃,线下为桃农普及电商知识。同时,镇里还组建了大桃销售电商联盟,76家成员单位与20个村结对。以村为单位,建立20个销售服务保障微信群,实时为2000余户桃农发布供销等动态信息。

不过,手机变身“新农具”,对部分桃农来说是“新的一课”。为了尽快帮助桃农“触电上网”,平谷区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4万余人次,让果农初步掌握了大桃的交易权、定价权、收益权。

拥抱互联网,离不开社会企业参与。致力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为主的北京互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秉承“生产者称心,消费者放心”的服务宗旨,为平谷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六化三标准”服务模式,引领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

董事长杨国栋介绍说,为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开展订单式农产品销售,采取“互联网+桃园”的方式对接淘宝,京东等一线电子商务平台,让市民放心享用来自平谷的绿色鲜桃。

有了互联网的加持,2020年,平谷大桃电商销售4250万斤,销售额3.6亿元,促进农民增收1.5亿元。

此外,大桃品牌开始发挥影响后,完善供应链成为当务之急。对消费者而言,一颗烂桃就能轻松砸了平谷大桃的牌子。平谷地处半山区,物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怎么能让平谷大桃顺利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是桃农增收致富的关键一环。

作为较易磕碰的娇嫩水果,鲜桃“触网”少不了专业物流助力。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桃农、合作社“触网”销售,平谷迎来了从请物流下乡到物流公司争相下乡的转变。

“2021年平谷区将打造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完善电商联盟运行机制,实现大桃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提高大桃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祁伟权表示,大桃产业要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和模式,打造产供销信息统一的综合平台,将大桃资源转化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

平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关伟表示,“互联网+大桃”工程开拓了桃农销售视野,让他们有机会认识到外面的大千世界,桃农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品牌权益如何保护?

——筑牢大桃品牌“护城河”

2020年农交会上,平谷大桃喜获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品牌,这让致力于大桃产业转型升级的平谷人备受鼓舞。

树品牌诚然不易,如何用好、保护好品牌,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从中获益则更考验人。

农产品本身在外观上区分度不高,作为国内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违规使用平谷大桃品牌标识的情况时有发生。为维护平谷大桃的品牌形象,解决平谷大桃好坏难分、价格不高的问题,切实提升老百姓经济收入,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平谷区定期对辖区内侵权及虚假宣传问题较为严重的销售主体开展集中整治。

“今年我们计划要重塑平谷大桃品牌形象,在全区推行地标标志、商标及其他专用标志规范使用的大桃包装箱。”祁伟权表示,只有严格规范标志使用,才能发挥出平谷大桃的品牌效应,提升广大果农的经济效益。

平谷大桃虽然有名,但河北遵化等地的鲜桃品质同样具备竞争力,且生产成本较低,如何筑好品牌“护城河”?

平谷从提升品牌文化内涵着手。6月份,大型原创现代评剧《国宴桃》在平谷区影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主要讲述了平谷桃农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幸福果实,于2019年9月30日晚摆上了人民大会堂晚宴餐桌的生动故事。

“《国宴桃》将平谷大桃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是一次创新而有意义的尝试,用美好的故事讴歌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并不难,难的是要谱写美好的故事,现实里就要付出相应的汗水”,平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品牌是大桃产业发展的关键,决定了产业的未来。”祁伟权表示,只有深刻挖掘大桃文化内涵,推动大桃产品与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等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赋予平谷大桃品牌更多内涵,提升大桃文化品位,才能实现桃乡大振兴的目标。

站稳京津冀市场后,平谷大桃将走出去的眼光放得更长远。

“乡村振兴关键就是要让农民富起来、钱包鼓起来,大桃产业将在平谷区乡村振兴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闫凤娇表示,2021年农交会首次在深圳大湾区举办,将会给平谷大桃展示展销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诸如农民丰收节、农交会之类的大型节庆活动,是平谷大桃推广展示的重要机遇。”祁伟权表示,大桃产业发展必须抓紧时机将政府、协会、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有效整合,提高大量社会公众对农产品品牌的认知,扩大新兴销售渠道,扩大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度、区分度,最终赢得市场先机。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Powered by DESTOON